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2023-01-14 20:36:45
直播:“有医说医”对话顶尖医院院长 全媒体大型访谈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院长寄语
2023-01-17 10:39:46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您刚刚给我们介绍了一妇婴的高度、速度、温度三个“度”,相信很多年轻妈妈到一妇婴建卡或者是生宝宝的时候,还是感觉很幸福,也是比较方便的。
2023-01-17 10:37:07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第二方面是一妇婴的温度。温度的话,我们也是全国公立医院当中首先成立患者体验部的医院,患者体验部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以管理者走进患者的视线,换位思考看看整个流程,整个就医体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持续来推进,持续来改进。
另外一点,我们也设计了满足不同层次病患需求的服务项目。我们今年推出了“1+X”孕产妇全程管理诊疗项目,提高整个孕产妇的就医体验。产妇进来之后,她不动,所有学科围着她动。比如说她的营养、心理,分娩时助产培训、麻醉培训、镇痛培训等等。所有的检查都是围绕她来的,所以这个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很多孕产妇在这个项目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验,这也是未来要打造的温度之一。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设计不同的项目来满足她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持续改进服务的一个亮点。
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顶级医院,不仅要从高度上做,也要从速度上做,更要从温度上做。
2023-01-17 10:35:43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临床也好、科研也好,体现的是医院发展的高度。但是一个医院仅仅有高度是不够的。我们面临的服务对象是人,以人为本,人文化、人性化一直是我们的主题,这里就不得不说服务。在打造服务的时候我们要强调另外两个“度”,一个是速度,一个是温度。所谓的速度是要便捷就医,要让病患有非常好的便利度和便捷性,提高她的获得感。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好的探索。
第一,我们这两年强调数字化转型,强调智慧化医院建设。我们有一句话叫“一部手机走遍全院”,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以年轻女性为主,她对互联网和自媒体依赖性很高。她们可以在之前做很多的攻略,跑进来之后,她可以在手机上挂号、导航、寻找诊室、一键自助预约等等。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些人的需求,从她进院前的攻略推送,到进院之后的预约门诊挂号、支付、预约检查等等,包括一个智慧医院平台都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第二,我们通过了一个智慧医院平台的建设,加大力度调配我们医院的资源,缩短她在院的等候时间。以超声为例,我们很多病人都要用超声,我们医院近40台超声,还是不能满足需求。普遍反应我们的超声等候时间很长,怎么办呢?我们有一个智慧预约池,模仿滴滴打车,就是最优路径设计和最短路径设计两方面结合,看这个病人从她的最优化的路径到底应该预约到什么时候,哪一个时段比较好,通过智慧化的预约,从原来的平均等候60多分钟,有望缩短到20分钟,可以大大提高就医效率,减少就医等候时间。
第三,我们要主动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比如说我们用5G+的技术做远程胎心监护,也就是说病人可以在家里做胎心监护,如果说她18次产检当中,有几次是专门为了胎心监护到医院来的,这个就可以不来了,可以减少她往还医院的次数,大大提升效率,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好的探索。这是一妇婴的速度。
2023-01-17 10:32:14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一妇婴除了硬科技成果很显著之外,在软服务方面,母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群体,一妇婴是如何为母婴健康安全“保驾护航”的?在日常医疗中,如何不断完善服务,提升居民就医便利度?
2023-01-17 10:29:54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比如说我们现在在申康中心首批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当中,我们专门设了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就是给企业工程师用的,我们的手术室都是对企业工程师开放的。以微创的国产机器人来说,他有一台机器人在我这里,目的就是我们在临床使用的时候给他们提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做改善。前两天我也做了一台,我就发现器械臂的头上的涂层不够,很容易结痂,一结痂就会影响使用效率,来来回回就会很浪费时间。他们说这个问题很好,所以他们马上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改良。我相信这样一来二去,我们的企业和产品会不断更新换代,医生的点子也会化为成果转化来助推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概念。
签了这些战略合作之后,让我们共同办公,共同来带着项目、带着思维的动力来落地,这样将来我想通过这么一种尝试,无论是在国内新药研发、新械研发、新设备的研发,可以加强融合,共同推动双方事业的发展。
2023-01-17 10:29:09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现在医学发展到这里,等于说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医学肯定不再局限于医学本身,因为现在很多学科都在不断发展。比如说工学、理学,现在我们又提倡要医工交叉、医理交叉。比如说我跟一些企业的高管在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很苦恼,因为他们下面的工程师也想把他们的产品进行改进,但是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道临床有什么样的需求。
以联影为例,联影是生产国内大型影像学设备的企业,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当然这里面也加了很多模块。比如说对一些妇产科的专科的模块来说,他不知道我们临床医生到底有什么需求,到底怎么样改进。所以工程师的办公地点是在企业,医生的办公地点在临床,工程师制造出来的产品是为临床服务的,这里面就有一个壁垒,包括器械、药物的研发,当中都有壁垒。因为所有研发人员都是在实验室而不是在临床。而临床医生有很多想法不知道去哪里诉说,因为这些交流之后,促成了我一个概念,就是能不能让工程师的办公室从企业走进医院?能不能让我们医生的灵感从我们的临床走进他们的实验室?所以我就非常倡导医工的融合。所谓的融合也是将来医院发展,包括医学发展最重要的元素。所以在今年我们建院75周年的时候,也特别和一些企业签了战略合作,这个战略合作部是签了就好了,而是会带来很多的改变。
2023-01-17 10:27:32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您刚刚讲到有300多人报名,说明青年人才不仅非常活跃,数量也很多。也想跟您请教一下,原来很多创新是从实验室走到诊疗室,再用到治疗上。其中不少创新“火花”一开始就是从诊疗室“迸发”。一妇婴的发展目标中也有一条是成为医企融合科技创新策源地,请王院长具体介绍一下,目前有哪些医工融合、医企融合?
2023-01-17 10:26:12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说到科研之后,不得不说人才,其实人才也是医院未来发展最主要的源泉,也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动力,尤其是青年人才。所以这一次我们在青年人才培养上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我们最近拿出了1000万专门进行青年医生的人才培养。我们对人才的要求,是想通过三阶段的培养来打造行业的翘楚。第一阶段是从他大学毕业住院医生开始,一直到40岁之前,我们要完成青年医生的全周期培养。这个周期的培养就是要从学历培养、学位培养、临床技能培养、出国培训培养等等。通过十几年的打磨之后,他在临床也好,科研也好,积累有相当的基础,作为卓越的医学人才后备力量来培养。
第二阶段是术业有专攻。当他40岁的时候,成为一名主治医生的时候,我们要求他定一个专业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不断进行深耕、钻研、发展,这就成为行业比较好的中坚的坚实力量。
在45-50岁的时候,我们要培养行业翘楚,这是我们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塔尖。通过三部曲的培养,可以打造一个人才的蓄水池工程。我们这一次推了这个计划之后,得到了全院所有青年医生的积极响应,我们有300多名医生积极报名各类人才蓄水池计划,我们遴选出来之后,我们后续还会不断地一步一步推进,一届两届地办下去,这样的话,终有一天可以实现行业翘楚,让一妇婴培养出的医护人员都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2023-01-17 10:24:42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说到学科科研投入,我们从10年前就开始筹划我们医院的转化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是带着临床问题,去通过我们的科学研究,然后作为一个临床的成果转化,以这个为初衷来建设。这样的话,就让我们有两支队伍可以并行。一支队伍是我们的临床医生,还有一支队伍是专职科研人员。两支队伍并行之后,现在对我们的影响是两支队伍可以不断地交叉融合。也就是说不能“两张皮”,我们要临床医生会做科研,科研医生会走进临床,这个就要互补。互补可以更好地产生火花、产生灵感,可以产生来自于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的实践。这两年我们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包括我们的转化医院和临床的一些融会贯通,都可以带来很好的思想的火花。
2023-01-17 10:22:30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我们说一个医院以治病为本、临床为本。但是现在仅仅有临床是不够的,因为临床始终要面临很多问题,临床上还有很多医学上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以科研的态度去研究它。所以“临床为本,科研为魂”,这也是我们一直要倡导的。我们医院是一所研究型的医院,我们的医生都是研究型的医生。我们要非常注重把我们的治病对象变成我们的研究对象,去研究我们碰到的每一个临床问题,提出我们的科学问题并去解决它。这两年我们医院一直在科研上加大投入。有几个数据可以表明我们在科研上取得比较长足的进步。
我们连续六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数都是领先全国妇产科学科的。首先我们国自然的项目是国家级的项目,遴选是非常客观公正的,是能够体现一个单位的科研水平的。每年也是各个医疗机构把这个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第二,我们在科技量值(STEM)上的评分,以及全国专科的评分上,我们连续五年全国名列前十,好的时候可以达到第三名,这两年我们也拥有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几十个,各类人才都凸显而出,可以进一步夯实我们的学科。
2023-01-17 10:21:16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感谢王院长的介绍,我们不仅是把一个家庭管起来,“圆”越做越大,学科也是越做越大,相当于用一个高峰夯实高原,大家一起把学科群建设起来。咱们从临床谈到学科,接下来请教一下科研,都说“临床是本,科研是魂”,科研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妇婴在科研方面投入是怎么样的,取得哪些成果,有没有一些故事可以分享?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方面,一妇婴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能不能也给我们分享一下?
2023-01-17 10:20:05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第二,我们的学科不仅是要一个学科发展,还要带动相关学科群的发展。比如说我们的产科,除了我们的产科有胎儿医学,有宫内干预,他应该带有生殖遗传学,在出生之前我们就要知道,她会不会怀一个不健康的宝宝,能不能在这个之前就阻断。所以它可以带动遗传科、生殖医学科、检验科、检测平台的科室,这是一连串的学科群。
还有我们的母体产科,它不仅是母体产科医生,更要注重的是我们的重症医学科,因为这位妈妈万一得了重症,她要抢救,我们有一个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医护团队都应该围绕这个学科群的建设来走。
比如说我们的妇科,除了妇科肿瘤,还要扩展到病理科,扩展到我们的影像科,扩展到我们的遗传科等等。所以以一个疾病带动相关疾病,以一个学科带动相关学科,打造一个学科群的建设,这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2023-01-17 10:17:45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再比如说以妇科肿瘤为例,如果说我现在诊治了一个60岁的卵巢癌。我们知道卵巢癌当中有20%的人是遗传获得型的,我们要针对这些卵巢癌患者进行一个遗传的检测,如果说这个人是一个带有遗传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我要关注她的子代。如果说这个人有一个30岁的女儿,这个30岁的女儿我们就要给她做基因检测,如果说她也同样带有这方面的基因突变,首先我们要关注女儿本身的健康,我们还要关注这个女儿将来生宝宝以后的健康,不能让这个女儿再生出有出生缺陷的宝宝。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女儿将来的生育要交给我们的辅助生殖医学科,要做第三代试管婴儿来干预,保证她出生的宝宝是不能再带有基因突变,保证这个宝宝将来健康。另外我要追踪这个女儿日后发生乳腺癌或者是卵巢癌的概率有多大,我们要做一些预防型的干预手段,做一些早期筛查的干预手段。这样的话,你看我这个全周期的半径,从60岁的妈妈卵巢癌,一直到三代子代的患者,我们把这个“圆”越画越大,这个就是一个全周期,所以我们全周期疾病,就围绕这个“圆”去给它做大、做硬、做实。
2023-01-17 10:16:30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一个医院的发展,医疗、教学、科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前面我们说了一些临床的优势,其实现在要保证这些临床优势,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而前面已经说了,无论是妇科也好、产科也好,辅助生殖也好,目前都是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亚学科的学科体系,未来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化我们学科建设的内涵,着力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因为我们是妇产科专科医院,主要的对象是妇女和儿童,所以围绕妇女健康,我们要打造一支妇女全生命周期的疾病谱的涵盖,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关注女性从出生之后,一直到年老、到终老,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涵盖她的健康领域。我们要把这个“圆”做到首先是密度很致密,致密是什么概念,就是它里面不能有任何的缝隙,也就是说这个女性从0岁到100岁,全生命周期里面,任何疾病我们不能有缝隙,所以这一个“圆”的质地要致密。
另外是这个“圆”的半径要不断扩大,让这个“圆”越做越大。女性全周期的概念不仅涵盖以年龄为分段,还要涵盖以疾病为分段,更要以延伸的疾病为分段,什么概念?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也是一个老年性的疾病,是因为盆底功能不好以后,引起的脏器脱垂等等。但是这个疾病的预防应该跨越到她的分娩的时候就应该来预防、评判、干预。从分娩到老年发病,这一段时间如何衔接和涵盖,这要求我们各个地方都要关注,把缝隙给补好,不能留有一点点的缝隙。
2023-01-17 10:14:17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给我们介绍的优势。您也带出了产科、妇科、生殖科这些学科,优质学科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请王院长给我们介绍下,目前一妇婴有多少学科,哪些专科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遥遥领先?在打造成为亚洲一流的妇产科医学中心的路上,一妇婴还将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2023-01-17 10:12:41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另外我们的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成果在华东地区都是领先的。我们的卵巢癌是由我们领衔,成立了泛长三角地区300多家医院共同参与的“领雁计划”,就是带领全国同道共同对卵巢癌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治疗的普及。另外我们也是华东地区唯一一家拥有直线加速器等完整放疗装备的(妇产专科医院),也使得我们妇科肿瘤从手术到化疗到最后的放疗都可以全程在我们医院进行,保障了妇科肿瘤全周期的治疗。
还有辅助生殖,这也是我们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前沿集体的挂靠单位。这个荣誉其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这个除了能够让我们的不孕不育患者能够生育,更要注重的是能生出一个健康优质的宝宝。也就是说从能生到优生,这些学科是我们的优势学科。
当然,未来无论是妇科、产科还是辅助生殖等等,都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推向前进,能够把我们的优势不断扩大。
2023-01-17 10:10:08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母体医学则主要关注怀孕之后,妈妈有一些疾病的这一类人群,所以目前来说,我们现在是妊娠合并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的收治是占了全上海市1/3的市场占有率。母亲的重度子痫其实也是一个高危的,对妈妈的健康和宝宝的健康都会产生很大的威胁。类似这种,我们还有妈妈的内分泌疾病、妈妈的早产以及妈妈的胎盘血管异常等等,我们建立了四个比较齐全的母体医学亚专科。
胎儿医学则是要关注母亲肚子里的宝宝。因为以前我们只是把孩子生出来之后作为一个新生儿,在体内没有办法干预。我们现在把视角延伸到了妈妈肚子里的新生宝宝,这个时候如果说他患有一些疾病的话,我们有10项独创的宫内干预技术和8项全国领先的宫内干预技术。就让那些宝宝在没有出生之前,就可以在宫内得到治疗,保证出生的宝宝就是健康宝宝,可以大大提高出生缺陷宝宝的救治。这样的一个产科是我们整个医院的优势。
我们的妇科也是上海市的重中之重的临床重点专科,妇科我们提倡的针对三大妇科肿瘤,也是我们要努力发展的学科,现在对妇科肿瘤的诊治,从手术上来说我们有三位一体的,包括开腹手术、单孔腹腔镜以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我们创造了三位一体的手术保驾护航。
2023-01-17 10:08:42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75周年的一妇婴,其实也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总结我们以前取得的成绩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的产科是全国的临床重点专科,不仅是分娩量保持全国高位,质量和内涵也是一直保持全国领先的,也是上海市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说到产科,我们印象当中,传统当中一直把产科认为是生孩子的学科,其实不然。一妇婴也是首次把产科分为普通产科、母体医学和胎儿医学的单位,这个分类现在在全国的妇产科里面都是这样推广的,特别是产科里面。
这个分类有什么意义呢?他是关注了三块,一块是普通产科,就是正常的分娩,这里也有很多需要提倡的地方,包括新技术、新方法。所以普通产科我们注重无痛分娩,就是镇痛分娩。分娩镇痛率我们保持在9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50%的比例。
2023-01-17 10:06:59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给我们介绍了一妇婴的精彩的历史和成果。也想请教一下,一妇婴在临床上有哪些优势,未来将如何让“长板”更长,进一步惠及妇婴健康?
2023-01-17 10:05:02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王育:其实说到一妇婴,我跟一妇婴真的很有缘,因为我小时候我家就在一妇婴长乐路院区的旁边,来来回回一直走过一妇婴的医院门口。大了以后我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当然妇产科医生就会对一妇婴就更加关注,那个时候就知道一妇婴有“上海大摇篮”的美誉,它的分娩量持续保持在上海乃至全国的高位。这是我对这所医院初步的了解。
后来因为我是妇科同行,也非常关注这所医院的成长,我也知道这个医院的历史很悠久,今年正好是我们75周年的院庆。今年我有幸来到一妇婴,由外到内、更深层次、更近距离地观察一妇婴,我觉得一妇婴是谱写了中国妇幼健康卫生事业很多的浓墨重彩。比如说我们医院当时是政府首批创建的妇女儿童保健单位,也是当时作为一家妇产科的专科医院,在很多地方进行了改良,创造了新式的分娩方式,包括新生儿的脐带夹,这种是到目前为止都在全国产科界推广使用的。
包括妇科,我们的妇科方面,国际腔镜协会主席,以及国际妇产科联盟主席都到一妇婴访问过,目前也是亚太地区的腔镜培训中心。也是上海第一例试管婴儿龙凤胎的诞生地。所以无论是产科、妇科还是辅助生殖科,其实在整个妇产科界,都留下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也是为整个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历史基础。
2023-01-17 10:03:35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王院长目前领导的一妇婴创建于1947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市级妇幼保健院之一,全国爱婴医院、全国文明单位。目前,一妇婴两大院区横跨浦江两岸,开放床位800余张,在围产保健、产前诊断、早产儿救治、不孕不育诊治、妇科肿瘤综合治疗等诊疗领域处于先进水平。未来,一妇婴将努力打造成为亚洲一流的妇产科医学中心和医企融合科技创新策源地。
王院长,十分高兴您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都说一妇婴是“上海大摇篮”,上海每5个新生儿就有1个在一妇婴出生,想先请王院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第一次听说或走进一妇婴是什么时候?在您眼里,一妇婴是一所什么样的医院,它有哪些优秀的历史和传承?
2023-01-17 10:01:53
新华财经
来自 直播上海
主持人:“医心医意 守护健康”。各位观众,您现在收看的是2022“有医说医”对话顶尖医院院长,全媒体大型访谈。此次访谈,我们邀请了数位沪上顶尖医院院长陆续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分享他们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真知灼见,共话上海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发展。
本次访谈由上海市卫健委指导,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起举办,中国太平洋保险及太平洋健康险全程支持。
今天,我们十分荣幸邀请到的嘉宾是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王育。王院长从事妇科肿瘤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30余年,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常务理事。王院长全身心投入妇幼健康事业,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20余项,发表专业论著100余篇,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著50余篇,并创办了“育爱同行”妇科肿瘤专项基金,首批募集500万资金积极资助贫困患者的救治,其仁心仁术受到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23-01-17 10:00:25